古诗文网

贾充人物头像

贾充

贾充(217年—282年),字公闾,平阳襄陵(今山西襄汾东北)人,三国曹魏末期至西晋初期重臣,曹魏豫州刺史贾逵之子。西晋王朝的开国元勋。贾充曾参与镇压淮南二叛和弑杀魏帝曹髦,因此深得司马氏信任。晋朝建立后,转任车骑将军、散骑常侍、尚书仆射,后升任司空、太尉等要职。更封鲁郡公。咸宁末,为使持节、假黄钺、大都督征讨吴国。吴国平定后,增邑八千户。太康三年(282年),贾充去世。西晋朝廷追赠他为太宰,礼官议谥曰荒,司马炎不采纳,改谥为武。有集五卷。

人物生平

  辅助司马

  东汉建安二十二年(217年),贾充出生,曹魏豫州刺史贾逵之子。贾逵晚年生下贾充,是充闾的喜庆事,故此为取名。

  太和二年(228年),贾逵病死,贾充尚未成年,居丧时已得孝名。贾充承袭父亲阳里亭侯爵位。后入仕曹魏,任尚书郎,典定法律法令,兼任度支考课。再迁任黄门侍郎、汲郡典农中郎将。

  后参大将军(司马师)军事,于正元二年(252年)随司马师前往乐嘉城讨伐毌丘俭和文钦发动的叛乱。司马师病势严重,返回许昌,留贾充督诸军。战后司马师即因病逝世,司马昭在傅嘏的安排下回洛阳接掌权力,贾充留在许昌监诸军事,增邑三百五十户。

轶事典故

  以臣弑君

  贾充对吴国末代皇帝孙皓说:“听说阁下在南方挖人眼睛,剥人面皮,这是什么样的刑罚?”孙皓说:“有做为臣子却弑杀他的国君以及奸险狡诈不忠的人,就对他用这种刑罚。”贾充听后,沉默不语,非常的惭愧,而孙皓则脸色不变。

  此外,贾充还因弑君之事,被庾纯酒后当面质问道:“高贵乡公在哪里?”

  郭女无嗣

  贾充的后妻郭氏极端忌妒。她有一个男孩名叫黎民,出生才满一周岁时,贾充从外面回来,奶妈正抱着小孩在院子里玩,小孩看见贾充,高兴得欢蹦乱跳,贾充走过去在奶妈的手里亲了小孩一下。郭氏远远望见了,认为贾充爱上了奶妈,立刻

家庭成员

  父母

  父亲:贾逵,字梁道。曹魏豫州刺史。

  母亲:柳氏,柳孚之妹,贾充封鲁郡公时获封为鲁国太夫人。

  弟弟

  贾混,字宫奇。封永平侯,历任宗正卿、镇军将军,领城门校尉,加侍中。

  配偶

  原配:李婉,字淑文。中书令李丰之女,因父罪坐徙乐浪。

  继室:郭槐,字媛韶。城阳太守郭配之女,封广城君。性妒,曾先后以为贾充与贾充两名儿子的乳娘有私情,都将她们杀害,间接令贾充两名儿子因思念自小信赖的乳娘而夭折。又不许贾充迎李婉回家。

  子女

猜您喜欢

顾德辉

顾德辉(1310~1369)一名瑛,又名阿瑛,字仲英,号金粟道人,江苏昆山人,元代文学家。家富,轻财善结纳宾客,豪宕自喜,年30始折节读书,购古书名画、彝鼎秘玩,筑别业于茜泾西,曰玉山佳处,与客赋诗其中。四方文学士皆至其家。为逃避张士诚授官,隐居嘉兴合溪,子元臣为元官,故封钱塘县男,母丧归绰溪。再逃避士诚授官,断发庐墓,号金粟道人。后徙濠梁,卒。《语林》云:“顾仲瑛风流文雅著称东南,才情妙丽。”著有《玉山草堂集》。

王俊彦

王俊彦,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佐父。进士,仕至太平州学教授。事见《渭南文集》卷三四《尚书王公(佐)墓志铭》。

刘瞻

刘瞻(约公元1155年前后在世),字岩老,自号樱宁居士,亳州人。生卒年均不详,约金海陵王贞元末前后在世。天德三年(公元1151年)进士。大定初,(公元1161年)召为史馆编修。卒于官。郭长倩、王竞等与之交游;党怀英等皆尝从之学。瞻作诗工于野逸,有《樱宁居士集》传世。

卢思道

卢思道(公元531年-583年)字子行。范阳(今河北涿州)人。年轻时师事“北朝三才”之一邢劭(字子才),以才学重于当时,仕于北齐。齐宣王卒,朝臣各作挽歌10首,择善者用之,思道十得其八,时称“八米卢郎”。北齐末待诏文林馆。北周灭齐后入长安,官至散骑侍郎。一生的主要文学活动在北朝。

庞德公

庞德公,字尚长,荆州襄阳人,东汉末年名士、隐士。庞德公与当时徐庶、司马徽、诸葛亮、庞统等人交往密切。庞德公曾称诸葛亮为"卧龙",庞统为"凤雏",司马徽为"水镜",被誉为知人。对诸葛亮、庞统等人早年影响较大,并得到诸葛亮的敬重。庞德公最后隐居于鹿门山,采药而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