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网

扁鹊心书人物头像

扁鹊心书

宋代窦材编撰于绍兴十六年(1146年)。托名扁鹊所传,故名。此书以重视经络和针灸疗法为特点。卷上介绍“黄帝灸法”“扁鹊灸法”及窦材灸法,在治法上比较强调扶阳,禁用寒凉之剂。卷中论及伤寒、阴毒、劳复、喉痹、虚劳、中风等100余种外感、内伤及临床各科杂病。卷下除续载部分病症外,“扁鹊神方”收有94方,分别介绍了其主治和服用法。其中相当数量的方剂不见于宋以前的医籍,并保留有我国较早的麻醉方剂—睡圣散,颇具参考价值。

奏玉帝青辞 进医书表
卷上
当明经络 须识扶阳 住世之法 大病宜灸 三世扁鹊 时医三错 忌用转下 禁戒寒凉 要知缓急 五等虚实 黄帝灸法 扁鹊灸法 附∶窦材灸法
卷中
伤寒 伤寒四经见证 太阳见证 阳明见证 太阴见证 少阴见证 伤风伤寒 挟食冷物 中湿 阴毒 老人伤寒 阴阳换气 伤寒谵语 伤寒衄血 劳复 汗后大便下赤水或脓血 汗后发噫 肺伤寒 疽疮 喉痹 虚劳 中风 疠风 风狂 口眼斜 破伤风 洗头风 牙槽风 水肿 臌胀 暴注 休息痢 内伤 霍乱 暑月伤食泄泻 痢疾 伤脾发潮热 呕吐反胃 痞闷 中暑 暑月脾燥病 两胁连心痛 消渴 着恼病 头晕 厥证 气脱 死脉见 腰痛 中风人气虚中满 老人两胁痛 疝气 吞酸 脾疟 胃疟 邪祟 怔忡 心痛 痹病 神痴病 下注病 脚气 足痿病 黄疸 黑疸 便闭 溺血 淋证 肠癖下血
卷下
阴茎出脓 肠痈 肠痔 膏肓病 噎病 咳嗽 咳病 失血 肾厥 脾劳 肾劳 头痛 眼病 梦泄 奔豚 肺膈痛 骨缩病 手颤病 老人便滑 老人口干气喘 耳聋 气瘿 三虫 蛊毒 痫证 妇人 子嗣 血崩 带下 乳痈 胎逆病 午后潮热 脐中及下部出脓水 妇人卒厥 产后虚劳 小儿 惊风 斑疹 小儿午后潮热 吐泻 面目浮肿 小儿咳嗽 溏泻 腹胀 痢疾 水泻 胎寒腹痛 下血 牙疳 蝼蛄疖 秃疮 水沫疮 周身各穴
神方
金液丹 保命延寿丹 大丹 中丹 三黄丹 四神丹 五福丹 紫金丹 全真丹 来复丹 草神丹 (神方)姜附丹 霹雳汤 救生汤 钟乳粉 荜澄茄散 半硫丸 渗湿汤 生姜半夏汤 附子半夏汤 平胃汤 太白丹 鹿茸丸 黄药子散 八风汤 八风丹 三五七散 蜜犀丸 白龙丸 华盖散 祛风散 当归柴胡汤 大通散 知母黄芩汤 当归芍药汤 四顺散 知母散 术附汤 截疟丹 良姜理中汤 建中汤 二圣散 八仙丸 浓肠丸 阿胶丸 桃花丸 如圣饼 珍珠散 少阳丹 中和汤 还睛丹 密蒙花散 拨云散 洗肝散 补肝丸 文蛤散 一醉膏 睡圣散 薄荷散 碧云汤 丁香丸 润肠散 菟丝子丸 石膏丸 宣风丸 五膈散 撮气散 麦煎散 剪红丸 分气丸 镇心汤 远志丸 定痛丸 阿胶散 定风散 安虫散 槟榔丸 换骨散 胡麻散 消瘿散 补宫丸 胶艾汤 地血散 大青膏 碧霞散 万灵膏 育婴丹 抑青饼 朱砂丸 醒脾丸 夺命丹 脱衣散 百花散 附∶金线重楼治证 服金液丹各证引药 神治诸般风气灵膏 汗斑神效方
猜您喜欢

残唐五代史演义

《残唐五代史演义》(又名《五代残唐》《残唐五代史演义传》等)是传为元末明初罗贯中编辑的长篇历史小说,成书于元末明初。小说依据史传,间以虚构,以编年的形式,主要描写了唐末黄巢起义到宋太祖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这段动荡时期的兴衰历史,展现了唐末和五代时期重大的政治、军事斗争。唐末天下大乱,梁、唐、晋、汉、周相继产生,从此引发了高老鹞力胜郭家雀、王彦章命丧绝章岭赵匡胤三打韩通等传说故事,一直到赵匡胤登基建宋。全书取材于正史和民间传说,缺少艺术加工,多直接采用陈言。对黄巢多有歪曲,少数人物如李存孝、王彦章等形象描写尚生动。

太白阴经

《神机制敌太白阴经》又称《太白阴经》,道家著作,中国古人认为太白星主杀伐,因此多用来比喻军事,《太白阴经》的名称由此而来。作者为唐朝的李筌。中国古代重要兵书。唐代宗时河东节度使都虞候李筌撰。李里籍未详,《集仙传》道其仕至荆南节度副使、仙州刺史等。全书10卷。现存《墨海金壶》、平津馆影宋抄本等。

诗人玉屑

诗话集。南宋魏庆之著。魏庆之,字醇甫,号菊庄,南宋建安(今福建建瓯)人。有才名而无意仕进,种菊千丛,常与诗人逸士在菊园中吟诵。有人曾赋诗赞誉他说:“种菊幽探计何早,想应苦吟被花恼。”可知他过着以种菊、赋诗为乐的隐逸生活。庆之与当时诗人有广泛的交往,这给他辑录南宋诗话带来了不少方便。

亢仓子

即《庚桑子》,或称《洞灵真经》《亢桑子》。唐玄宗于天宝元年(742)诏封庚桑子为洞灵真人,尊《庚桑子》一书为《洞灵真经》,书中文字多古文奇字,如果不看音义则难窥其义。道教奉为“四子”真经之一。

中说

《中说》反映王通的思想,是有许多可贵之处的。王通在政治上,以恢复王道政治为目标,倡导实行“仁政”,主张“三教合一”,基本上是符合时代潮流的,有进步性。在哲学上,王通致力于探究“天人之事”,围绕“天人”关系这个核心,阐述了他关于自然观、发展现、认识论和历史观等方面的思想,表现了朴素唯物主义的倾向和主变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