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网

效古赠崔二

唐代: 高适

十月河洲时,一看有归思。
风飙生惨烈,雨雪暗天地。
我辈今胡为?浩哉迷所至。
缅怀当途者,济济居声位。
邈然在云霄,宁肯更沦踬?
周旋多燕乐,门馆列车骑。
美人芙蓉姿,狭室兰麝气。
金炉陈兽炭,谈笑正得意。
岂论草泽中,有此枯槁士?
我惭经济策,久欲甘弃置。
君负纵横才,如何尚憔悴?
长歌增郁怏,对酒不能醉。
穷达自有时,夫子莫下泪。

十月河洲时,一看有归思。
寒冬十月我徘徊在河洲之上,一眼看去便想回家乡。

风飙生惨烈,雨雪暗天地。
猛烈的风暴带来了严寒,雨雪飘飘天地为之无光。

我辈今胡为?浩哉迷所至。
我们今天为了什么?浩渺地不知走向何方。

缅怀当途者,济济居声位。
遥想那当道的执政,一个个地位显赫名声远扬。

邈然在云霄,宁肯更沦踬?
他们高远地像坐在云端,哪里还能沦落困顿。

周旋多燕乐,门馆列车骑。
款待宾客演奏着流行音乐,门前的马车排得老长。

美人芙蓉姿,狭室兰麝气。
美人像盛开的芙蓉,狭室里散发出兰麝的芬芳。

金炉陈兽炭,谈笑正得意。
金色的火炉里燃着兽炭,宾主间谈笑风生得意洋洋。

岂论草泽中,有此枯槁士?
有谁知道在广大的平民中,我等是如此枯槁模样。

我惭经济策,久欲甘弃置。
我惭愧没有经世济民的谋略,甘愿长久地被弃置闲放。

君负纵横才,如何尚憔悴?
您有经营天下的才能,为什么也还是那么憔悴忧伤!

长歌增郁怏,对酒不能醉。
长歌反添胸中愤懑,对酒不醉烦恼怎忘。

穷达自有时,夫子莫下泪。
穷达自有命运,请您切莫独自泪下成行。

参考资料:

1、 周蒙,冯宇.全唐诗广选新注集评2: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602
2、 佘正松.高适诗文注评:中华书局,2009:39
3、 章培恒,安平秋,马樟根.古代文史名著选译丛书 高适岑参诗选译:凤凰出版社,2011:25-26

十月河洲时,一看有归思。
河洲:河中可居之地。归思:归意。

风飙(biāo)生惨烈,雨雪暗天地。
飙:疾风,暴风。惨烈形容严寒之态。惨烈:严寒。

我辈今胡为?浩哉迷所至。
胡为:何为。浩哉:指世路迷茫浩荡。形容思绪万千,心事浩茫。

(miǎn)怀当途者,济济居声位。
缅怀:遥想。当途者:指身居要位的当权者。济济:众盛貌。声位:声势显赫的地位。

(miǎo)然在云霄,宁肯更沦踬(zhì)
邈然:渺远的样子。云霄:犹青云,比喻难以企及的高处。宁肯:怎肯。更:改变。沦踬:沉沦坎坷之意。踬,被绊倒,引申为遭遇不利。

周旋多燕乐,门馆列车骑。
周旋:犹应接。燕乐:又作“宴乐”,即宴饷之乐。燕乐:指天子或诸侯宴饮宾客时所用的音乐,多采自民间,以别于庙堂典礼所用的雅乐。

美人芙蓉姿,狭室兰麝(shè)气。
芙蓉:荷花的别称。兰麝:兰花和麝香,此泛指香气。

金炉陈兽炭,谈笑正得意。
兽炭:调合炭末作成兽形。

岂论草泽中,有此枯槁(gǎo)士?
草泽:荒野之地,此指在野。枯槁士:形容憔悴。此指自己和崔二均沉沦埋没。

我惭经济策,久欲甘弃置。
经济策:经世济民之策。弃置:抛弃,舍掉。

君负纵横才,如何尚憔悴?
负:享有。纵横才:有纵横之术的人才。憔悴:困顿萎靡的样子。这里指政治上失意。

长歌增郁怏(yàng),对酒不能醉。
郁怏:郁闷不乐。

穷达自有时,夫子莫下泪。
穷达:穷,困顿;达,显贵。夫子:指诗人好友崔二。

参考资料:

1、 周蒙,冯宇.全唐诗广选新注集评2: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602
2、 佘正松.高适诗文注评:中华书局,2009:39
3、 章培恒,安平秋,马樟根.古代文史名著选译丛书 高适岑参诗选译:凤凰出版社,2011:25-26
十月河洲时,一看有归思。
风飙生惨烈,雨雪暗天地。
我辈今胡为?浩哉迷所至。
缅怀当途者,济济居声位。
邈然在云霄,宁肯更沦踬?
周旋多燕乐,门馆列车骑。
美人芙蓉姿,狭室兰麝气。
金炉陈兽炭,谈笑正得意。
岂论草泽中,有此枯槁士?
我惭经济策,久欲甘弃置。
君负纵横才,如何尚憔悴?
长歌增郁怏,对酒不能醉。
穷达自有时,夫子莫下泪。

  开始六句,以景托情,情景交隔,渲染出笼罩天地的巨大悲愁。“十月河洲”,景物萧条,托出诗人心境的悲凉、前途的黯淡,因此有“归欤”之思。三、四句进一步渲染这种“惨”景:狂风的呼啸使气氛更添严酷凄惨,暴雨大雪使天地黯然,故“归思”虽切,却不知“胡为”。“迷所至”,表现进退维谷之状。“浩哉”的强烈感叹,不仅是严酷景象的浑浩无边,也是指悲愁之情的混茫无尽。

  紧接着十二句,以“缅怀”二字将人们引向京城,把自己西游长安所见的“当途者”们花天酒地的生活一一展示出来,进一步反衬“我辈”的仓惶失路:权贵们人数众多,名声显赫,如在“云霄”,是不肯变“更”困顿之士的悲惨处境的。他们以“燕乐”高奏,“车骑”如云,交游何其贵盛;“美人”如荷,幽房飘香,生活何其淫逸,兽形火炭陈于“金炉”,眉飞色舞“谈笑”得意,姿态何其骄矜。这一幅幅生活图景的生动刻画,使对权贵们的腐败生活揭露程度更为深广,愈益猛烈。笔势至此突转,以“岂论草泽中,有此枯槁士”的鲜明对比,以义愤之情揭露社会的黑暗污浊。

  最后八句,回应“赠崔二”的题意,倾诉胸中的不平。前四句中,先说我惭愧的是无经世济民之策,故早就自甘沉沦,接着以一个有力的反诘,写崔二有“纵横”之才,却还是与自己一样同处“憔悴”境地的事实,进而揭露当时社会对有识之士的普遍压抑。至此可知,前面的自惭自弃,乃是正言反说,以退为进,恰恰说明自己“永愿拯刍荛”的理想无法实现,内心悲愤无法排遣。接着思绪再一转折:企图“长歌”一曲,以抒其愤,谁料反增郁闷;再以酒解愁吧,却不能一醉,反而倍添忧愁。故最后两句,只好以“穷达自有时,夫子莫下泪”的劝慰,流露出自己安于时命,无可奈何的复杂心情。这八句抒情,几经转折回旋,情愈遣愈烈,把主人公愁思百结,痛苦万状的悲慨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该诗以景托情起,渲染出深广浓烈的悲凉之气。再以铺陈之法揭露“当途者”的骄奢淫逸,真切生动,如在目前。最后以回旋婉转的笔法,波澜层生,峰峦迭起,将自己深沉的悲愤推向高潮。其中还多用尖锐的对比,不着议论,让读者通过铁的事实,看到当时社会的不平,具有更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而且对比之处,多用反诘的语气推出,就使感情的力度更强,增加了激昂顿挫之势。这种抒情的悲叹和对当时社会关系的愤怒抗议,使他的创作一开始就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倾向,除了雄壮豪放的风格外,还有“沉郁悲凉”的一面,而且“其沉雄直不减杜甫”(叶燮《原诗》卷四)。这种特点,也使他的边塞诗,表现出对将帅无能的尖锐揭露和对士卒的深刻同情,在边塞诗人中独树一帜。

参考资料:

1、 周啸天.唐诗鉴赏辞典:商务印书馆,2012:525-527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寒冬十月我徘徊在河洲之上,一眼看去便想回家乡。
猛烈的风暴带来了严寒,雨雪飘飘天地为之无光。
我们今天为了什么?浩渺地不知走向何方。
遥想那当道的执政,一个个地位显赫名声远扬。
他们高远地像坐在云端,哪里还能沦落困顿。
款待宾客演奏着流行音乐,门前的马车排得老长。
美人像盛开的芙蓉,狭室里散发出兰麝的芬芳。
金色的火炉里燃着兽炭,宾主间谈笑风生得意洋洋。
有谁知道在广大的平民中,我等是如此枯槁模样。
我惭愧没有经世济民的谋略,甘愿长久地被弃置闲放。
您有经营天下的才能,为什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冬高适第一次出塞蓟北而归之后。这之前,诗人二十岁曾西游长安求仕,失意而归。北游蓟门,“时事多谬”,内心极为愤懑不平,故借与崔二赠答之际,深刻揭露了当时统治阶级的骄奢淫逸、正直之士长期沉沦的悲惨遭遇。

参考资料:

1、 周啸天.唐诗鉴赏辞典:商务印书馆,2012:525-527

鉴赏

  开始六句,以景托情,情景交隔,渲染出笼罩天地的巨大悲愁。“十月河洲”,景物萧条,托出诗人心境的悲凉、前途的黯淡,因此有“归欤”之思。三、四句进一步渲染这种“惨”景:狂风的呼啸使气氛更添严酷凄惨,暴雨大雪使天地黯然,故“归思”虽切,却不知“胡为”。“迷所至”,表现进退维谷之状。“浩哉”的强烈感叹,不仅是严酷景象的浑浩无边,也是指悲愁之情的混茫无尽。

  紧接着十二句,以“缅怀”二字将人们引向京城,把自己西游长安所见的“当途者”们花天酒地的生活一一展示出来,进一步反衬“我辈”的仓惶失路:权贵们人数众多,名声显赫,如在“云霄”,是不肯变“更”困顿之士的悲惨处境的。他们以“燕

高适

高适

高适(704—765年),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蓨(今河北景县)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安东都护高侃之孙,唐代大臣、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世称高常侍。于永泰元年正月病逝,卒赠礼部尚书,谥号忠。作为著名边塞诗人,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有文集二十卷。

猜您喜欢

后出塞五首

唐代: 杜甫

男儿生世间,及壮当封侯。
战伐有功业,焉能守旧丘?
召募赴蓟门,军动不可留。
千金买马鞍,百金装刀头。
闾里送我行,亲戚拥道周。
斑白居上列,酒酣进庶羞。
少年别有赠,含笑看吴钩。

朝进东门营,暮上河阳桥。
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平沙列万幕,部伍各见招。
中天悬明月,令严夜寂寥。
悲笳数声动,壮士惨不骄。
借问大将谁?恐是霍嫖姚。

古人重守边,今人重高勋。
岂知英雄主,出师亘长云。
六合已一家,四夷且孤军。
遂使貔虎士,奋身勇所闻。
拔剑击大荒,日收胡马群;
誓开玄冥北,持以奉吾君!

献凯日继踵,两蕃静无虞。
渔阳豪侠地,击鼓吹笙竽。
云帆转辽海,粳稻来东吴。
越罗与楚练,照耀舆台躯。
主将位益崇,气骄凌上都:
边人不敢议,议者死路衢。

我本良家子,出师亦多门。
将骄益愁思,身贵不足论。
跃马二十年,恐辜明主恩。
坐见幽州骑,长驱河洛昏。
中夜间道归,故里但空村。
恶名幸脱免,穷老无儿孙。

于中好·雁帖寒云次第飞

清代: 纳兰性德

雁帖寒云次第飞,向南犹自怨归迟。谁能瘦马关山道,又到西风扑鬓时。
人杳杳,思依依,更无芳树有乌啼。凭将扫黛窗前月,持向今宵照别离。

潼关吏

唐代: 杜甫

士卒何草草,筑城潼关道。
大城铁不如,小城万丈余。
借问潼关吏:修关还备胡?
要我下马行,为我指山隅:
连云列战格,飞鸟不能逾。
胡来但自守,岂复忧西都。
丈人视要处,窄狭容单车。
艰难奋长戟,万古用一夫。
哀哉桃林战,百万化为鱼。
请嘱防关将,慎勿学哥舒!

和王介甫明妃曲二首 / 明妃曲和王介甫作

宋代: 欧阳修

胡人以鞍马为家,射猎为俗。
泉甘草美无常处,鸟惊兽骇争驰逐。
谁将汉女嫁胡儿,风沙无情貌如玉。
身行不遇中国人,马上自作思归曲。
推手为琵却手琶,胡人共听亦咨嗟。
玉颜流落死天涯,琵琶却传来汉家。
汉宫争按新声谱,遗恨已深声更苦。
纤纤女手生洞房,学得琵琶不下堂。
不识黄云出塞路,岂知此声能断肠!

汉宫有佳人,天子初未识,
一朝随汉使,远嫁单于国。
绝色天下无,一失难再得,
虽能杀画工,于事竟何益?
耳目所及尚如此,万里安能制夷狄!
汉计诚已拙,女色难自夸。
明妃去时泪,洒向枝上花。
狂风日暮起,飘泊落谁家。
红颜胜人多薄命,莫怨东风当自嗟。

武威春暮闻宇文判官西使还已到晋昌

唐代: 岑参

岸雨过城头,黄鹂上戍楼。
塞花飘客泪,边柳挂乡愁。
白发悲明镜,青春换敝裘。
君从万里使,闻已到瓜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