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网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三首·其二

唐代:贾至

枫岸纷纷落叶多,洞庭秋水晚来波。
乘兴轻舟无近远,白云明月吊湘娥。

枫岸纷纷落叶多,洞庭秋水晚来波。
湖岸的枫树纷纷飘落进水中,晚风吹起,湖面荡起缕缕波纹。

乘兴轻舟无近远,白云明月吊湘娥。
与友人兴会所至,也不管小舟驶向哪里;抬头望月,明月在天,白云缭绕,于是有感而凭吊湘娥。

参考资料:

1、 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371

枫岸纷纷落叶多,洞庭秋水晚来波。
枫岸:多枫树的江岸。秋水:秋天的江湖水。

乘兴轻舟无近远,白云明月吊湘娥(é)
乘兴:趁一时高兴;兴会所至。湘娥:指湘妃,即舜帝的妃子娥皇和女英。相传二人投湘水而死,遂为湘水之神。

参考资料:

1、 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371
枫岸纷纷落叶多,洞庭秋水晚来波。
乘兴轻舟无近远,白云明月吊湘娥。

  这首诗具体描写洞庭湖秋景。

  扑入作者眼帘的还是一片萧瑟景象:“枫岸纷纷落叶多,洞庭秋水晚来波。”位于洞庭湖岸边的一枫树,红叶纷纷飘落。澄澈的洞庭湖面,荡漾着粼粼碧波。开头两句,以悠扬的音韵,明丽的色彩,描绘了一幅洞庭晚秋的清幽景象;秋风萧飒,红叶纷飞,波浪滚滚,一望无涯,景色幽深迷人。三位友人泛舟湖上,兴致勃勃,“八百里洞庭”正好纵情游览,让一叶扁舟随水漂流,不论远近,任意东西。

  “乘兴轻舟无近远”句,形象地表达了诗人们放任自然,超逸洒脱的性格。他们乘兴遨游,仰望白云明月,寰宇清朗,不由浮想联翩。浩瀚的洞庭湖和碧绿的湘江,自古以来就流传着一个凄婉动人的传说:帝舜南巡不返,葬于苍梧,娥皇女英二妃闻讯赶去,路断洞庭君山,恸哭流涕,投身湘水而死。至今君山仍有二妃墓。二妃对舜无限忠贞之情引起贾至的同情与凭吊,自己忠心耿耿而横遭贬谪,君门路断,这与湘娥的悲剧命运具有某些相似之处,于是诗人把湘娥引为同调。“白云明月吊湘娥”,诗人遥望满天的白云,皎洁的明月,怀着一腔幽思凭吊湘娥。“白云明月”,象征着诗人冰清玉洁的情操和淡泊坦荡的胸怀。整首诗的精华就凝聚在这末一句上,言有尽而意无穷。这月下凭吊的意境静谧幽远,情致含蓄蕴藉,弥漫着淡淡的感伤与惆怅,使诗多了一层韵味和情致。

参考资料:

1、 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371
2、 何国治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643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湖岸的枫树纷纷飘落进水中,晚风吹起,湖面荡起缕缕波纹。
与友人兴会所至,也不管小舟驶向哪里;抬头望月,明月在天,白云缭绕,于是有感而凭吊湘娥。

注释
枫岸:多枫树的江岸。
秋水:秋天的江湖水。
乘兴:趁一时高兴;兴会所至。
湘娥:指湘妃,即舜帝的妃子娥皇和女英。相传二人投湘水而死,遂为湘水之神。

参考资料:

1、 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371

赏析

  这首诗具体描写洞庭湖秋景。

  扑入作者眼帘的还是一片萧瑟景象:“枫岸纷纷落叶多,洞庭秋水晚来波。”位于洞庭湖岸边的一枫树,红叶纷纷飘落。澄澈的洞庭湖面,荡漾着粼粼碧波。开头两句,以悠扬的音韵,明丽的色彩,描绘了一幅洞庭晚秋的清幽景象;秋风萧飒,红叶纷飞,波浪滚滚,一望无涯,景色幽深迷人。三位友人泛舟湖上,兴致勃勃,“八百里洞庭”正好纵情游览,让一叶扁舟随水漂流,不论远近,任意东西。

  “乘兴轻舟无近远”句,形象地表达了诗人们放任自然,超逸洒脱的性格。他们乘兴遨游,仰望白云明月,寰宇清朗,不由浮想联翩。浩瀚的洞庭湖和碧绿的湘江,自古以来就流传着一个凄

创作背景

  这组诗的具体创作时间不详。贾至曾被贬谪到巴陵(今湖南岳阳)任司马。贾至贬谪岳州之时,正是李白长流夜郎之时。彼此相会巴陵,经常相聚在一起喝酒吟诗。在一个深秋的傍晚,贾至和李白、裴九驾轻舟一起泛游巴陵胜景——洞庭湖,写下了这三首诗。这是其第二首。

参考资料:

1、 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371
贾至

贾至

贾至(718—772)字幼隣,唐代洛阳人,贾曾之子。生于唐玄宗开元六年,卒于唐代宗大历七年,年五十五岁。擢明经第,为军父尉。安禄山乱,从唐玄宗幸蜀,知制诰,历中书舍人。时肃宗即位于灵武,玄宗令至作传位册文。至德中,将军王去荣坐事当诛,肃宗惜去荣材,诏贷死。至切谏,谓坏法当诛。广德初,为礼部侍郎,封信都县伯。后封京兆尹,兼御史大夫。卒,谥文。至著有文集三十卷, 《唐才子传》有其传。

猜您喜欢

鹧鸪天·一醉醒来春又残

宋代: 晏几道

一醉醒来春又残。野棠梨雨泪阑干。玉笙声里鸾空怨,罗幕香中燕未还。
终易散,且长闲。莫教离恨损朱颜。谁堪共展鸳鸯锦,同过西楼此夜寒。

蝶恋花·几度凤楼同饮宴

五代: 冯延巳

几度凤楼同饮宴,此夕相逢,却胜当时见。低语前欢频转面,双眉敛恨春山远。
蜡烛泪流羌笛怨,偷整罗衣,欲唱情犹懒。醉里不辞金爵满,阳关一曲肠千断。

殿前欢·次酸斋韵

元代: 张可久

钓鱼台,十年不上野鸥猜。白云来往青山在,对酒开怀。欠伊周济世才,犯刘阮贪杯戒,还李杜吟诗债。酸斋笑我,我笑酸斋。
晚归来,西湖山上野猿哀。二十年多少风流怪,花落花开。望云霄拜将台。袖星斗安邦策,破烟月迷魂寨。酸斋笑我,我笑酸斋。

代赠二首

唐代: 李商隐

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中钩。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东南日出照高楼,楼上离人唱石州。
总把春山扫眉黛,不知供得几多愁?

读史

宋代: 王安石

自古功名亦苦辛,行藏终欲付何人?
当时黮暗犹承误,末俗纷纭更乱真。
糟粕所传非粹美,丹青难写是精神。
区区岂尽高贤意,独守千秋纸上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