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中吟十首·议婚
人间无正色,悦目即为姝。
颜色非相远,贫富则有殊。
贫为时所弃,富为时所趋。
红楼富家女,金缕绣罗襦。
见人不敛手,娇痴二八初。
母兄未开口,已嫁不须臾。
绿窗贫家女,寂寞二十余。
荆钗不直钱,衣上无真珠。
几回人欲聘,临日又踟蹰。
主人会良媒,置酒满玉壶。
四座且勿饮,听我歌两途。
富家女易嫁,嫁早轻其夫。
贫家女难嫁,嫁晚孝于姑。
闻君欲娶妇,娶妇意何如?
天下无正声,悦耳即为娱。
天下没有纯正的乐声,只要听起来悦耳,使人感到欢娱就行。
人间无正色,悦目即为姝。
人世间本无什么标准的美色,只要自己认为好看,那就是美女。
颜色非相远,贫富则有殊。
如果容颜相貌相差不大,但是家庭穷富有差异。
贫为时所弃,富为时所趋。
那么贫穷时会被对方嫌弃,富贵时会很顺利的走在一起。
红楼富家女,金缕绣罗襦。
住在富丽堂皇的阁楼里面的富家小姐,常常用金丝线绣织绫罗嫁衣。
见人不敛手,娇痴二八初。
人来了,也不收敛,才刚刚十六岁,还常常撒娇装傻。
母兄未开口,已嫁不须臾。
家人还没有开口张罗,就有人上门提亲,并顺利地嫁人了。
绿窗贫家女,寂寞二十余。
住在简易的陋室里面的穷苦女子,一个人,都长到二十多岁了。
荆钗不直钱,衣上无真珠。
头上戴的是不值钱的荆条钗,衣裳没有任何装饰。
几回人欲聘,临日又踟蹰。
有好几次,人们上门想下聘礼;但是到了说好的日子,又开始犹豫。
主人会良媒,置酒满玉壶。
只有好的媒人,上门撮合姻缘时,待主人安排酒宴,杯里倒满酒后。
四座且勿饮,听我歌两途。
媒人会上前拦住大家饮酒,上前说上几句自己来的意图。
富家女易嫁,嫁早轻其夫。
有钱人家女儿容易嫁出去,但是会仗着娘家有钱,轻视自己的丈夫。
贫家女难嫁,嫁晚孝于姑。
贫穷家的女儿难嫁,出嫁比较晚,嫁出去会懂得善待夫家人。
闻君欲娶妇,娶妇意何如?
听说,您家要娶媳妇,不知道娶媳妇真正意义是什么?
参考资料:
天下无正声,悦耳即为娱。
秦中:古地名,指现在陕西省关中平原地区。长安地处秦中。议婚:一作“贫家女”。正声:最标准最好听的声音。
人间无正色,悦目即为姝(shū)。
正色:最标准最好看的颜色,美色。悦目:好看。姝:美女。
颜色非相远,贫富则有殊。
贫为时所弃,富为时所趋。
红楼富家女,金缕绣罗襦(rú)。
罗襦:用丝织品做的短衣。
见人不敛手,娇痴二八初。
娇痴:娇小天真、不懂事理的意思。
母兄未开口,已嫁不须臾(yú)。
须臾:很快。
绿窗贫家女,寂寞二十余。
绿窗:窗前多草木,指穷人家。
荆钗不直钱,衣上无真珠。
荆钗:用茎木制作的头钗,指首饰简陋。直:通“值”。
几回人欲聘,临日又踟(chí)蹰(chú)。
踟蹰:心中犹豫不决的样子。
主人会良媒,置酒满玉壶。
四座且勿饮,听我歌两途。
两途:两种道路,两种选择。
富家女易嫁,嫁早轻其夫。
轻:看不起。
贫家女难嫁,嫁晚孝于姑。
姑:丈夫的母亲,即婆婆。
闻君欲娶妇,娶妇意何如?
参考资料:
人间无正色,悦目即为姝。
颜色非相远,贫富则有殊。
贫为时所弃,富为时所趋。
红楼富家女,金缕绣罗襦。
见人不敛手,娇痴二八初。
母兄未开口,已嫁不须臾。
绿窗贫家女,寂寞二十余。
荆钗不直钱,衣上无真珠。
几回人欲聘,临日又踟蹰。
主人会良媒,置酒满玉壶。
四座且勿饮,听我歌两途。
富家女易嫁,嫁早轻其夫。
贫家女难嫁,嫁晚孝于姑。
闻君欲娶妇,娶妇意何如? 《议婚》一诗对当时崇尚的婚姻观作了一番评论,对当时受封建门第观念影响重财轻人,攀高结富的恶俗做出揭露与批判,并对难于出嫁的贫家女寄予了同情。主旨在于抒写“富家女易嫁”和“贫家女难嫁”。从全诗的诗意看,“悦目”的标准,既含容貌美,尤含心灵美。富家女虽易嫁,却“嫁早轻其夫”,贫家女难嫁,却“嫁晚孝于姑”。足见选美标准有贫富善恶之别,具重要的社会意义。
参考资料: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天下没有纯正的乐声,只要听起来悦耳,使人感到欢娱就行。
人世间本无什么标准的美色,只要自己认为好看,那就是美女。
如果容颜相貌相差不大,但是家庭穷富有差异。
那么贫穷时会被对方嫌弃,富贵时会很顺利的走在一起。
住在富丽堂皇的阁楼里面的富家小姐,常常用金丝线绣织绫罗嫁衣。
人来了,也不收敛,才刚刚十六岁,还常常撒娇装傻。
家人还没有开口张罗,就有人上门提亲,并顺利地嫁人了。
住在简易的陋室里面的穷苦小姐,一个人,都长到二十多岁了。
头上戴的是不值钱的荆条钗,衣裳没有任何装饰。
有好几次
创作背景
《秦中吟十首》是白居易在唐宪宗元和五年(公元810年)前后创作于长安的一组讽喻诗。这组诗是作者在政治思想情绪高涨的情况下写成的。本首诗是其中的第一首。
参考资料:
赏析
《议婚》一诗对当时崇尚的婚姻观作了一番评论,对当时受封建门第观念影响重财轻人,攀高结富的恶俗做出揭露与批判,并对难于出嫁的贫家女寄予了同情。主旨在于抒写“富家女易嫁”和“贫家女难嫁”。从全诗的诗意看,“悦目”的标准,既含容貌美,尤含心灵美。富家女虽易嫁,却“嫁早轻其夫”,贫家女难嫁,却“嫁晚孝于姑”。足见选美标准有贫富善恶之别,具重要的社会意义。
参考资料: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即除逆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呜呼,亦盛矣哉!
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夫十有一月之中,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而死,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况草野之无闻者欤?独五人之皦皦,何也?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丙寅三月之望。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敛赀财以送其行,哭声震动天地。缇骑按剑而前,问:“谁为哀者?”众不能堪,抶而仆之。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毛一鹭,公之逮所由使也;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中丞匿于溷藩以免。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曰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
然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谈笑以死。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买五人之脰而函之,卒与尸合。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嗟乎!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且矫诏纷出,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
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赠谥褒美,显荣于身后;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无不有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故余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贤士大夫者,冏卿因之吴公,太史文起文公、孟长姚公也。
罗池庙者,故刺史柳侯庙也。柳侯为州,不鄙夷其民,动以礼法,三年,民各自矜奋,日:“兹土虽远京师,吾等亦天氓,今天幸惠仁侯,若不化服,我则非人。”于是老少相教语,莫背侯令。凡有所为,于其乡间,及于其家,皆日:“吾侯闻之,得无不可于意否?”莫不付度而后从事。凡令之期,民勤趋之,无有后先,必以其时。于是民业有经,公无负租,流逋四归,乐生兴事;宅有新屋,步有新船,池园洁惰,猪牛鸭鸡,肥大蕃息;子严父诏,妇顺夫指,嫁娶葬送,各有条法;出相弟长,入相慈孝。
步时民贫,以男女相质,久不得赎,尽没为隶。我侯之至,按国之故,以佣除本,悉夺归之。大修孔子庙,城郭巷道,皆治使端正。树以名木,柳民既皆悦喜。尝与其部将魏感、谢宁、欧阳翼饮酒驿亭,谓日:“吾弃于时,而寄于此,与若等好也。明年吾将死,死而为神,后三年,为庙祀我。”及期而死。
三年孟秋辛卯,侯降于州之后堂,欧阳翼等见而拜之。其夕梦翼而告日:“馆我于罗池。”其月景辰庙成,大祭。过客李仪醉酒,慢侮堂上,得疾,扶出庙门即死。
明年春,魏忠、欧阳翼使谢宁来京师,请书其事于石。余谓柳侯,生能泽其民,死能惊动福祸之,以食其土,可谓灵也已。作迎享送神诗,遗柳民,俾歌以祀焉,而并刻之。
柳侯,河东人,讳宗元,字子厚。贤而有文章,尝位于朝光显矣。已而摈不用。其辞曰:
荔子丹兮蕉黄,杂肴蔬兮进侯堂。侯之船兮两旗,度中流兮,风泊之待。侯不来兮,不知我悲。
侯乘驹兮人庙,慰我民兮,不嚬以笑。鹅之山兮柳之水,桂树团团兮白石齿齿。侯朝出游兮暮来归,春与猿吟兮,秋鹤与飞。北方之人兮,为侯是非。千秋万岁兮,侯无我违。福我兮寿我,驱厉鬼兮山之左。下无苦湿兮,高无干秔。稳充羡兮,蛇蛟结蟠。我民报事兮,无怠其始,自今兮钦于世世。